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2000年9月-2004年7月: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2004年8月-2006年4月:中国科学院理论交叉研究中心,博士后
2006年5月-2010年2月:韩国高等研究院,research fellow
2010年3月-: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主要从事引力波和宇宙学方面的研究,共发表 100 余 篇 SCI 论文,其中大部分发表在包括Phys.Rev.Lett.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内外学术期刊,被引用3500余次。曾获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并被选为中科院青促会优秀会员。担任《理论物理通讯》、《中国科学:物理 力学 天文》以及《中国物理C》的编委。
主要突出研究成果包括:1)利用LIGO和NANOGrav的引力波背景观测结果得到千分之一到100倍太阳质量原初黑洞丰度的最严格限制。2)给出任意质量分布原初黑洞的并合率分布,为重构原初黑洞质量谱以及回答LIGO测量到的黑洞以及双黑洞系统的起源奠定理论基础。3)发现大质量黑洞的自旋在1.5阶后牛顿近似下对临近致密双星的动力学有不可忽略的效应,并且此效应可以被低频引力波观测探测到。4)提出暗能量在低红移状态参数小于-1的动力学暗能量模型可以有效缓解不同宇宙学观测对哈勃常数测量的矛盾。5)利用微波背景辐射和宇宙大尺度结构观测数据,对两种可能的中微子质量排序分别给出中微子质量的宇宙学限制,并发现宇宙学数据倾向支持中微子质量正排序。此成果被最新的权威粒子数据库(Particle Data Group) 收录。
联系方式:huangqg@itp.ac.cn